近年來,隨著汽車行業變革加劇,在全球汽車零部件領域,并購、重組、拆分、出售等一出出大戲不斷上演,一些老牌跨國零部件企業逐漸“消失”,或改頭換面,或脫離汽車行業,還有一些經營不佳或前景較好的跨國零部件企業被他人劃入盤中。
昔日巨頭改頭換面
說起零部件廠商的改頭換面,自然要數德爾福和江森自控最徹底。雖然近年來博世蟬聯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首,但在2005年之前德爾福才是全球零部件行業的龍頭老大。只不過,近十幾年來,德爾福一直在走下坡路,不斷剝離資產,2008年將內飾和門鎖事業部獨立分拆成恩坦華(inteva),2009年將底盤和懸架業務出售給京西重工,將排氣控制系統出售給克康,2015年將空調業務賣給了馬勒。
直至2017年,德爾福進行徹底拆分,母公司改名安波福,而動力總成業務部則繼承了老東家的名字,起名德爾福科技,待價而沽。今年年初,博格華納宣布以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3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德爾福科技,雖然后續由于疫情的影響雙方產生了一些爭端,收購價碼有所降低,但交易并未取消,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收購。屆時德爾福這個名字將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老德爾福的精髓將以安波福這個名字延續下去。
再看江森自控,曾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部件和座椅供應商,但近年來逐漸脫離汽車行業,轉向建筑行業。2016年江森自控將汽車座椅和汽車內飾兩大業務單元剝離出去,使之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安道拓。次年,江森自控將安全設備板塊——Scott Safety(斯科特)出售給3M公司,用于償還債務。2018年,江森自控將旗下電池業務打包出售。之后,江森自控自身全力聚焦建筑行業,而座椅和內飾業務以安道拓的名義征伐市場。
進入“他人”盤中
或因技術產品特長,或因歷史積淀深厚而被“盯上”,繼而被其他企業“吞入腹中”,這是威伯科、賽普拉斯、歐司朗和吉凱恩面臨的共同命運。
在全球尤其是歐洲商用車制動系統領域,威伯科與克諾爾雙分天下。威伯科在商用車領域的突出地位和技術產品優勢讓采埃孚難以罷手。今年5月30日,采埃孚宣布獲得所有監管機構批準,正式收購威伯科,作價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5億元)。今后威伯科將不再是一家獨立的企業,而是采埃孚的一個事業部,威伯科這個名字也將從全球零部件百強榜單中消失。
賽普拉斯與威伯科情況相似,被收購都是因為自身太優秀了。就像采埃孚與威伯科產品高度互補,收購讓采埃孚有望躋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一樣,賽普拉斯與英飛凌也高度互補,且這筆交易可助英飛凌成為全球第八大半導體供應商,以及全球最大的車用半導體供應商。為此英飛凌出價9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16億元),交易已于今年4月完成,賽普拉斯并入英飛凌。
如果說上述兩起收購還算皆大歡喜的話,艾邁斯半導體收購歐司朗、英國投資公司Melrose收購吉凱恩則是一波三折,甚至后者摻雜了惡意收購的因素。去年12月,反反復復持續了近一年的歐司朗收購案迎來大結局,奧地利傳感器與芯片生產商艾邁斯收購歐司朗的提議獲得通過,這筆交易可以說是“蛇吞象”。另外,近日彭博社援引艾邁斯內部文件稱,艾邁斯正計劃完成對歐司朗的收購之后,進一步拆分歐司朗,對其汽車業務部進行剝離出售。
吉凱恩的遭遇可能更令人同情一些。2018年初英國投資公司Melrose提出低價收購吉凱恩,遭到后者強烈反對。為了抵制Melrose的惡意收購,吉凱恩甚至與德納宣布合并,意欲打造一家全球汽車領域最大的傳動巨頭,但最終資本力量獲勝,Melrose以微弱優勢獲得對吉凱恩的收購。
一轉眼換了東家
在全球零部件百強榜中,不少企業是歸屬于整車廠商旗下,馬瑞利就是其中一家,它是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成員之一。不過,為了籌集資金,2019年,FCA作價5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2億元),將馬瑞利出售給CK控股公司,而后者歸屬于日本零部件廠商康奈可。馬瑞利和CK控股合并后,以馬涅蒂·馬瑞利CK 控股公司的名字運營,總部設在日本。
法國零部件廠商佛吉亞則看上了日立旗下的汽車導航系統制造商歌樂。2018年10月,佛吉亞宣布將從日立手中收購歌樂大部分股權,且后續實現100%控股。2019年3月,歌樂正式成為佛吉亞的全資子公司。隨后佛吉亞宣布成立第四大業務部門——“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新業務部整合了歌樂,及此前并購的派諾特汽車和江西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業務。
當前,即便疫情的沖擊波讓零部件行業“消停”了很多,但汽車產業變革并不停歇,零部件領域的并購和重組也將沒有止步之日,未來或有更多零部件企業“消失”,也勢必會有一些新加入者。(中國汽車報網 張冬梅)
(責任編輯:龔磊)